日期: 2025-07-30 00:45:13 | 作者:成功案例
“椅子装上了,水管也换新了,小区更巴适!”7月24日,四川天府新区华阳大街西寺社区宏升花园3栋居民李阿姨与姐妹们“尝新”文明广场的新座椅,满是欢喜。这些让居民愁了多年的“心头事”,在社区纪委的推进下,总算从“闹心思”变成了“暖心思”。
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社区连续接到居民反映:小区1100户高层住户的自来水管网老化严峻,爆管频发;3000多米长的雨水管道阻塞,旱季主干道积水没过膝盖;更扎手的是,小区公共设备匮乏,白叟带娃只能坐花坛边,孩子连像样的游玩场所都没有。
收集到居民的诉求反映后,社区纪委带着“是设备老化仍是办理缺位”的疑问,深化网格开展调研。造访中发现,高层供水系统压力缺乏、管网老化是爆管主因,而公共空间缺失则让居民生活品质大打折扣。
随即,社区纪委列出“监督清单”:一方面联合大街功能单位勘测管网,另一方面催促院子党支部及居民主干牵头搜集改造定见。居民们用“画圈圈”的方法在问卷上标示需求,大门美化、文明广场、运动角等诉求被一一圈出。
在改造计划评定会上,社区纪委带着居民“画圈圈”的问卷现场“击打”施工方:“116个单元入户门要经用,300张座椅得选好原料,不能让惠民工程成‘体面工程’!”
尔后,由热心居民组成的“监督主干小组”按楼栋包干巡查,有人拿规划图纸比对苗木标准,有人蹲守记载资料品牌,暴雨天更有居民自发组成“排水观测队”,考察拍照新管道排水作用。从3000㎡美化的每一棵苗木到风雨长廊的每一根廊柱,群众监督与纪委监督构成较为强壮合力,让每个改造细节都经得起“放大镜”查验。
当1000㎡的文明广场亮起夜灯,当300张防腐木座椅沿步道排开,当两个簇新的运动角传来孩子们的笑声,居民们发现,不只爆管和积水问题没了,连楼栋单元门都换上了新门框。“现在有风雨长廊供咱们晚上纳凉,坐着跟街坊摆龙门阵也更舒服了!”退休教师王阿姨笑着说。
“从爆管声频发到议事灯常明,咱们最深的体会是——民生答卷没有‘完结时’。”西寺社区纪委书记翻着厚厚的诉求登记本,上面记取从管网改造到座椅增设的每一项监督记载。